核能流言終結者維基
無編輯摘要
標籤視覺化編輯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第3行: 第3行:
   
 
==哪些國家有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迷思何在?==
 
==哪些國家有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迷思何在?==
關於地震反核人士最常喜歡拿來說嘴的大概就是華爾街日報的這一篇「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ref>MAURICE TAMMAN, B. C. and P. M. (2011).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512404576208872161503008.html#printMode 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 . THE WALLSTREET JOURNAL</ref>」。不過反核人士篤定反正一般人不會回去找全文來看,所以就掰了一堆很驚的結論以後讓大家繼續以訛傳訛,例如他們總是說華爾街日報宣稱臺灣的核電廠是世界最危險的。讓我們看看華爾街日報本來是怎麼說的吧。華爾街日報說的是:從地震風險來看,世界上有好幾個國家有機組在地震高風險區,這幾個國家分別是日本、美國、臺灣、斯洛伐尼亞與亞美尼亞。其中又以日本跟臺灣在反應爐數量上佔前兩名,日本是24座臺灣是6座。
+
關於地震反核人士最常喜歡拿來說嘴的大概就是華爾街日報的這一篇「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ref>MAURICE TAMMAN, B. C. and P. M. (2011).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512404576208872161503008.html#printMode 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 . THE WALLSTREET JOURNAL</ref>」。不過反核人士篤定反正一般人不會回去找全文來看,所以就掰了一堆很驚的結論以後讓大家繼續以訛傳訛,例如他們總是說華爾街日報宣稱臺灣的核電廠是世界最危險的。讓我們看看華爾街日報本來是怎麼說的吧。華爾街日報說的是:從地震風險來看,世界上有好幾個國家有機組在地震高風險區,這幾個國家分別是日本、美國、臺灣、斯洛伐尼亞與亞美尼亞。其中又以日本跟臺灣在反應爐數量上佔前兩名,日本是24座臺灣是4座。
   
但是光是這樣子就能夠說臺灣的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嗎?首先就算只看地震風險日本的機組數量是我們的四倍。這樣能說臺灣的核電廠世界最危險嗎?再來更進一步討論,人家說臺灣的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可沒說臺灣的核電廠就是危險的。為什麼?請想想可以從地震風險就說一個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嗎?當然不對。每一個核電廠在建造時都會因為所處的地理環境做過分析,同時針對該地理環境作相關的防護。以臺灣為例,臺灣的核電廠靠海(靠海水冷卻)、同時臺灣也處在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因此臺灣的核電廠就需要針對海嘯與地震作相關的對應。反核團體對核四廠廠址的質疑,其實也早就被臺電根據科學事實做了多次的澄清<ref>臺灣電力公司. (2013). [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30135 台電重申核四廠附近區域並無任何活動斷層] . Retrieved October 06, 2013</ref>;往往反核團體的宣稱事後都被證明是誇大扭曲或理解錯誤
+
但是光是這樣子就能夠說臺灣的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嗎?首先就算只看地震風險日本的機組數量是我們的四倍。這樣能說臺灣的核電廠世界最危險嗎?再來更進一步討論,人家說臺灣的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可沒說臺灣的核電廠就是危險的。為什麼?請想想可以從地震風險就說一個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嗎?當然不對。每一個核電廠在建造時都會因為所處的地理環境做過分析,同時針對該地理環境作相關的防護。以臺灣為例,臺灣的核電廠靠海(靠海水冷卻)、同時臺灣也處在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因此臺灣的核電廠就需要針對海嘯與地震作相關的對應。反核團體對核四廠廠址的質疑,其實也早就被臺電根據科學事實做了多次的澄清<ref>臺灣電力公司. (2013). [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30135 台電重申核四廠附近區域並無任何活動斷層] . Retrieved October 06, 2013</ref>;往往反核團體的宣稱事後都被證明是誇大扭曲或理解錯誤
   
 
而整個核電工業其實針對地震早有長期的研究,因此事實上地震並不是核電廠最擔心的風險。以福島核災為例,在這個全球最嚴重的地震衝擊中女川核電廠遭受到了比福島更大的衝擊,然而女川核電廠當場就順利自動完成停機,同時管線也都沒有如反核人士擔心的受到嚴重毀損。同時因為台灣在地震帶上,因此核電廠在建設時對地震的防護要求較高於其他不在地震帶上的核電廠。而每個核電廠的地理環境不同,打個比方,就像蓋在河邊的核電廠從來不需要擔心海嘯一樣。是不能單以地震來決定核電廠是否危險的。
 
而整個核電工業其實針對地震早有長期的研究,因此事實上地震並不是核電廠最擔心的風險。以福島核災為例,在這個全球最嚴重的地震衝擊中女川核電廠遭受到了比福島更大的衝擊,然而女川核電廠當場就順利自動完成停機,同時管線也都沒有如反核人士擔心的受到嚴重毀損。同時因為台灣在地震帶上,因此核電廠在建設時對地震的防護要求較高於其他不在地震帶上的核電廠。而每個核電廠的地理環境不同,打個比方,就像蓋在河邊的核電廠從來不需要擔心海嘯一樣。是不能單以地震來決定核電廠是否危險的。

於 2018年7月5日 (四) 05:19 的修訂

Ambox question
本頁內容存在爭議
本頁內容存在爭議,可能違反科學、事實,或者見解與核能流言終結者意見相左,管理團隊將於討論後決定是否修正或廢除。
爭議點:部分內容較片面及主觀;缺乏維基化;談及範圍太廣,宜拆成更多頁面
發表個人見解請多利用個人頁面功能,包括標準個人頁面「User:你的id/頁面名稱」與個人部落格頁面「User_blog:你的id/博文名稱」。

反核人士總是主張臺灣地震頻繁,臺灣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不該發展核電。這是真的嗎?讓我們來好好探討這個問題。

哪些國家有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迷思何在?

關於地震反核人士最常喜歡拿來說嘴的大概就是華爾街日報的這一篇「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1]」。不過反核人士篤定反正一般人不會回去找全文來看,所以就掰了一堆很驚悚的結論以後讓大家繼續以訛傳訛,例如他們總是說華爾街日報宣稱臺灣的核電廠是世界最危險的。讓我們看看華爾街日報本來是怎麼說的吧。華爾街日報說的是:從地震風險來看,世界上有好幾個國家有機組在地震高風險區,這幾個國家分別是日本、美國、臺灣、斯洛伐尼亞與亞美尼亞。其中又以日本跟臺灣在反應爐數量上佔前兩名,日本是24座臺灣是4座。

但是光是這樣子就能夠說臺灣的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嗎?首先就算只看地震風險日本的機組數量是我們的四倍。這樣能說臺灣的核電廠世界最危險嗎?再來更進一步討論,人家說臺灣的核電廠在地震高風險區,可沒說臺灣的核電廠就是危險的。為什麼?請想想可以從地震風險就說一個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嗎?當然不對。每一個核電廠在建造時都會因為所處的地理環境做過分析,同時針對該地理環境作相關的防護。以臺灣為例,臺灣的核電廠靠海(靠海水冷卻)、同時臺灣也處在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因此臺灣的核電廠就需要針對海嘯與地震作相關的對應。反核團體對核四廠廠址的質疑,其實也早就被臺電根據科學事實做了多次的澄清[2];往往反核團體的宣稱事後都被證明是誇大扭曲或理解錯誤

而整個核電工業其實針對地震早有長期的研究,因此事實上地震並不是核電廠最擔心的風險。以福島核災為例,在這個全球最嚴重的地震衝擊中女川核電廠遭受到了比福島更大的衝擊,然而女川核電廠當場就順利自動完成停機,同時管線也都沒有如反核人士擔心的受到嚴重毀損。同時因為台灣在地震帶上,因此核電廠在建設時對地震的防護要求較高於其他不在地震帶上的核電廠。而每個核電廠的地理環境不同,打個比方,就像蓋在河邊的核電廠從來不需要擔心海嘯一樣。是不能單以地震來決定核電廠是否危險的。

而事實上,全球核工界在福島核災以後真正關切的並不是地震的問題而是複合性的災難。而這方面在美國則根據福島的經驗推出了FLEX的對應措施[3],而這個措施在精神上跟臺灣的斷然處置是非常接近的。

而反核人士也很常拿Nature的這一篇「Reactors, residents and risk[4]」告訴我們說,全世界只有臺灣把核電廠蓋在首都旁,而且臺灣核電廠旁有許多人全世界最危險。首先我們讓這個報導自己說話,Nature這篇報告很用心地做了一個動態的數位圖,把全世界電廠周圍的人數用彩色標出來。而我相信任何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這圖上面有好幾個核電廠周圍的人數比臺灣核電廠周圍的人數多。

核電廠鄰近75公里人口分布圖

東亞各國核電廠鄰近75公里人口分布

Nature所做的這篇報導,也採訪了好幾個專家以所謂風險的角度誇誇其談,但如果拿人名去搜索就會發現這幾個專家或團體往往都是出了名的反核派例如Mycle Schneider或是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因此提出來的觀念往往就有所偏差,例如在這篇文章中談到了把可靠度中早夭期[5]歸類到車諾比上。但車諾比基本上是一個由於整個核安文化不良又任意操作下產生的缺失,並不適用早夭期。也因此無法說核電廠在剛蓋好時就特別危險。從可靠度的基本概念來看,的確剛蓋好的核電廠風險較高。但核電廠本身就設有一個又一個的系統性防護措施與各種管理機制。這所謂的增加的風險事實上相比起來都是被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內的。香港城市大學的校長郭位,就是台灣核工出身的可靠度專家。對此問題多所研究並發表過相關科普文章供大眾瞭解。

萬一地震國中的核電廠核災了會不會亡國?

前面已經說過了,地震對核電廠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嚴重。那萬一萬一的萬一,真的發生了什麼災難讓地震高風險國家發生了核災怎麼辦?首先要瞭解核災,可以先從這本書「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6]」(這本書的中文翻譯有點爛,不過不影響讀者瞭解內容)看起,這本書從物理學與參與美國核彈機密計畫一員的觀點解釋了核彈所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核電廠所能造成的影響。當然核彈與核電廠絕不相同,但就算我們假定最糟最糟的核彈爆炸,其範圍也有其極限。就算史上最慘烈的核災-車諾比核災,現在回過頭來看是不是有必要做這麼大規模的撤離其實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從科學數據來看,過度誇大影響所做的大規模撤退所造成的傷亡比不撤退可能引發的癌症造成的傷亡還高。而現代西方沸水式或壓水式核電廠所能遭遇到的最嚴重狀況大概就有如福島現在狀況,而事實證明福島核災造成影響的範圍並沒有當初事件剛發生時預估的這麼大,且也周邊地區逐漸開始復原。

除了反應爐,現在很多反核團體極力主張用過燃料池或乾式貯存的危險性。很多人擔心核電廠裡的用過核燃料數量龐大,因此會有如很多顆核彈聚集在一起一樣危險。首先,大海裡有很多鐵離子,但這不代表大海裡有很多把菜刀。核彈要能夠爆炸,是需要精密計算與優秀工藝的結合。核爆這種東西不是材料擺在一起他自然就會發生的,這就跟你買塊牛肉、買個烤爐、買個盤子放在一起牛肉不會自動變牛排一樣。

同時,臺灣核電廠的位置是選擇過的為什麼都在臺灣南北兩端?因為這兩邊斷層小與少。同時核電廠周圍的地質也做過調查,包括核四廠附近大家喧嚷半天的山腳斷層 ,都是符合法規的。而臺灣的地震強度經過計算,因為地震的強度與斷層的長度成絕對相關。臺灣不可能發生跟福島一樣的大地震。同時地震這東西,他的不同規模間是對數關係,每差1事實上差31.6倍大(以地震矩規模為準,這跟芮氏規模略有出入但比較不會有大規模飽和的問題)。臺灣的九二一地震,是規模7地震。已經是台灣最大的地震之一。而臺灣核電廠對地震震度的忍受程度可以忍受福島等級的地震帶來的地表加速度。福島核災是規模9,跟規模7的九二一地震能量上的差距約略是31.6*31.6,超過900倍[7]

(這裡要特別加註感謝網友指出我們的錯誤,核能流言終結者是會犯錯的。我們是科學宅,我們用的就是科學界最常用的同儕檢視方式,隨時歡迎各界批評指教。有錯我們一定修正。同時推薦各位,中央氣象局出的地震百問,讓我學到很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n.d.). 地震百問 (7th ed.). Retrieved from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eq100-all.pdf

在最糟狀況下發生核災不管是因為地震或其他原因時,不可能因為圓週直徑畫一圈三十公里就首都臺北就一定完了。福島核災時,幸運地因為強烈的風勢讓大部分的噴出輻射污染都被減輕,福島的輻射污染地圖也顯示了風向的影響。可見得距離不是唯一的關鍵。又回過頭來看福島周圍是平緩的農田加上一些低矮的小丘陵(核能流言終結者中有人親自去過,從郡山站一路前往福島核電廠路上都是低矮的小丘陵與農田),跟臺灣核電廠周圍有山阻隔大不同。沒有把這些考慮進去僅在地圖上畫個圓就覺得台北非常危險是錯誤的想法。

結語

核電廠在建設的時候,需要考慮很多東西。這裡面從地震、海嘯、氣候條件、地質環境、距離用電戶距離、器材運補方便性等不一而足。面臨某種風險的地方核電廠就會針對相關風險作特別處置,來降低風險。因此請不要相信什麼從地震風險來看臺灣核電廠是全世界最危險的核電廠等等,講這樣話的人並沒有好好做過功課。而貿然相信這麼簡化的說法,反而會有礙大家仔細思考與評估核能對臺灣的利弊得失,不是一個現代公民社會中負責任公民對公共議題該有的態度。

注釋

  1. MAURICE TAMMAN, B. C. and P. M. (2011). Scores of Reactors in Quake Zones . THE WALLSTREET JOURNAL
  2. 臺灣電力公司. (2013). 台電重申核四廠附近區域並無任何活動斷層 . Retrieved October 06, 2013
  3. Safety: Nuclear Industry Responds to Fukushima Accident . (2013). Retrieved from 
  4. Butler, D. (2011). Reactors, residents and risk. Nature
  5. 楊素芬. (n.d.). 11.ppt‎ 品質管理 . 華泰文化
  6. 理查.繆勒(Richard A. Muller). (2011). 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從恐怖主義、能源危機、核能安全、太空競賽到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真相. 漫遊者文化.
  7.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n.d.). 地震百問 (7th ed.). Retrieved from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eq100-all.pdf